跳到主內容區塊

都市設計

降溫城市計畫

一、計畫緣由:

  1. 臺北市近年受到氣候變遷加劇、高度都市化、熱島效應及盆地地形等影響,致每年屢創夏季最高溫紀錄。依Berkeley Earth歷史氣候資料及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,自1923年至2022年來,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.2度,臺北溫度卻上升了1.8度,高於東京、首爾及新加坡等鄰近都市。隨著臺北市熱島強度及範圍擴大,都會區建物密集與地形等因素,導致高溫更難散去,而如何在高溫化的環境下創造宜居空間則為此刻面臨之重要課題。

  2. 面對「熱不舒適」之都市現況,降低實質物理溫度確有困難,為此市府提出「降溫城市計畫」,計有「體感降溫減碳」、「建築節能降碳」及「密集綠覆固碳」等三策略。

二、執行策略及辦理情形:

有關「策略一:體感降溫減碳」、「策略二:建築節能降碳」及「策略三:密集綠覆固碳」,說明如下:

「降溫城市計畫」策略

(一)策略一:體感降溫減碳

以「水綠降溫」、「通風散熱」、「遮蔭涼適」手法,營造建築基地內戶外舒適體感環境。

  1. 擬定「臺北市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」細部計畫案:透過都市計畫專案法制化程序,提供立體綠化及遮簷設施之設置誘因,已於113年11月12日公告實施

  1. 修訂「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」:提高開發基地綠化量,並新增立體綠化細節規定。

  1. 全市都市設計審議通盤檢討:將「通風散熱」對策納入量體規範內容。

(一)	策略一:體感降溫減碳

(二)策略二:建築節能降碳

由建管處辦理,由公而私推廣建築能效管制。

  1. 113年1月22日函告申請綠建築標章之新建建築物:

  • 113年2月1日起,市有公有建築能效評估達1+

  • 113年5月1日起,全部公有建築能效評估達1+

  • 113年7月1日起,勸導私人開發案

  1. 「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」,研訂臺北市建築物能源耗用管制辦法。

(三)策略三:密集綠覆固碳

透過公有土地增加綠化及透水鋪面,建構優質城市綠色基盤,如道路系統、公園、行道樹、河堤開放空間等,有效減緩都市熱島,刻由公園處訂定具體行動計畫。

上架/更新日期: 113/07/30
資料檢視日期: 113/11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