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內容區塊

都市設計

南港生態綠廊暨立體連通平台建置工程

南港生態綠廊及立體連通平台建置計畫


一、計畫緣起

  自民國100年完成南港專案鐵路立體化工程,使原本南港地區因鐵路進入市區而遭到切割的鐵路兩側區域重新縫,105年伴隨高鐵南港站正式啟用,形成台鐵、捷運、高鐵之三鐵共構車站,開啟本市東區門戶的新歷程。108年1月本府公告通過「臺北市南港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 (通盤檢討)案」,同年8月通過「臺北市南港區人行立體連通系統都市設計管制要點」,以南港車站為核心,串聯3處捷運站近3.56公里之立體人行系統。

  為推動本府「東區門戶計畫」,並成就東起南港經貿園區,向西經過南港車站至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之立體連通系統,提供友善、便利及舒適人行環境,擬定南港區人行立體連通系統都市設計準則,供未來立體連通系統沿線開發案規劃依循,並以南港車站為核心,完善全區立體連通系統。

  繼信義計畫區之後,「東區門戶2.0」打造南港成為本市另一個擁有人行立體連通系統的行政區,並透過立體連通核心平台之建構,活絡空橋與地面層之活動,同時建置市民大道生態綠廊,創造地面層步行串聯系統及並優化人本環境。

南港願景圖


二、施政目標

 (一) 人本環境營造:透過立體連通系統核心平台建置,串聯人行立體連通系統與地面層活動,增加彼此之互動。
 (二) 城市形象提升:建立南港生態綠廊整體景觀規劃及設計準則規範。
 (三) 韌性城市實踐:完成指定區域之綠廊及立體連通平台,作為南港區生態綠廊及人行立體連通系統銜接形式示範。
 (四) 市民大道兩側街道之生態人本環境塑造。

計畫項目及預期效益說明圖

三、行動方案執行策略與現階段執行成果

 (一) 行動方案策略:

  本局於109年辦理「『南港生態綠廊及立體連通平台建置工程』委託專案管理技術服務案」,於研究範圍及指定區域建立南港綠廊整體景觀規劃及設計準則規範,於示範區辦理基本設計並執行專案管理,掌握後續統包工程之品質。

  1. 透過南港車站西側立體連通系統核心平台之建置,可串聯人行立體連通系統與地面層活動,活絡立體化人行系統與地面層活動,增加彼此之互動。

  2. 東區門戶山系水系生態基質豐富,透過生態綠廊建置,完整區域生態跳島。

  3. 研擬市民大道兩側街道之人本環境策略。


(二) 階段執行成果:
  1. 藉由生態綠廊規劃,本次示範區預計增植233棵喬木;總綠覆面積增加4,652.17平方公尺;空橋及地面人行空間增加7,010平方公尺;自行車道增加1,055平方公尺。

  2. 透過綠覆提升及透水鋪面礫石層施作,對於人行體感溫度預計降低1.1~2.4℃。

  3. 本局業已完成示範區立體連通平台之規劃,於109年11月2日都審核定在案,續於109年12月14日將發包文件送請本府工務局(新工處)辦理後續工程,本案統包已於110年9月8日決標,111年1月17日開工,於113年8月完工。

南港綠廊範圍

南港綠廊7

南港生態綠廊 臺北新門戶

上架/更新日期: 111/01/27
資料檢視日期: 113/11/12
承辦人: [都市設計科] 林彥彣
聯絡電話: 02-27208889 轉8286